用户付小平V的头像

付小平V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昨晚收到一位博友的留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不懂得幼教,只是盲目爱与自由,现在孩子5岁半,当不被满足时 脾气很大,难以自控,甚至对我拳打脚踢,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跟她对抗,冷处理,然后讲道理,她能接受,但是,下次还是这样,我痛苦到极点,我知道我错了,也该如何做,如何改进?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本书得到20多家权威媒体的资深编辑、主编等推荐,这些推荐语都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启发。例如@父母堂 微信刊创始人@妈咪Jane育儿妙方 的妙语: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等到入学前才来谈衔接的事,付小平老师让你弄懂一个道理:幼小衔接需要6年的时间来准备,更让你看清衔接的方方面面在哪里!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相信每一个正在陪孩子“幼升小”的家长,都在经历着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立规矩、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艰辛。付小平把他多年积累的教育行业经验,全部倾注在了陪孩子成长的历程中。这本书将带给家长完全不一样的“幼小衔接”视野,“艰辛”两字或许行将远去。——刘敏#读书#
    1. 微博附图
    转发 58评论 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的研究指出,3岁到7岁的高自尊儿童有两大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从容不迫;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拥有心理弹性。我们需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从容、更开心。...畅读版【http://t.cn/8kEtOCx】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孙云晓: //@人民日报: 著名美籍华人赵小兰在谈到她为什么能成功时说:我身后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亲赵锡成。他有6个女儿,4个哈佛,一个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个玛丽女子学院。赵锡成有一句话,什么是成功人士?自己事业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家庭教育的15条智慧】①家长是孩子最忠诚的老师;②虎爸狼妈式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③有道德的人更聪明;④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⑤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⑥等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有灿烂的季节……帮孩子找到“最佳发展区”,更多智慧↓↓学习,转起!🔗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3411评论 29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要把男孩真正培养成男人,家庭和学校里都不能缺少男人的身影。在家里,爸爸不能缺位;在学校,男老师不能稀缺。文中提到的依霖幼儿园园长徐刚老师,是幼教领域的知名园长,如此重视和鼓励男老师,令人敬佩!//@孙云晓: 转发微博
    【为什么男孩那么“弱”?】男生的性格本应像阳光一样:活泼开朗,自信乐观,能积极地与人交往,不轻易放弃。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男生都在往这一方向发展,“有的就成了‘性格弱化’”。“具体而言,可归为‘懦弱’、‘自卑’、‘依赖’、‘内向’四种不良性格。”男孩为什么会性格弱化?@解放日报
    1. 微博附图
    转发 7360评论 107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这不是真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真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有幸福童年,为一生幸福打好基础。我的做法:一、舍得花时间陪孩子共度欢乐时光;二、在应试教育面前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三、重点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周国平
    1. 微博附图
    转发 1655评论 16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孩子入园入托第一步#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参与。很多问题,我都回答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重复的问题或者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回答。家长朋友提到的大部分问题,在《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一书中都有详细探讨,可参考!后会有期!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让孩子爱阅读,父母该如何做: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同时也是感受快乐的一个过程。就像金庸所说:“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中找乐趣,这个乐趣人家剥夺不了的。而且你遇到任何挫折,有个习惯是读书的话,什么失败什么挫折,都看不在眼,不放在心上,而且永远觉得一生很快乐”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到底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里,我终于领悟到了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独立判断能力、能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学会明辨是非,懂得为自己负责。今年第二本新书《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当当独家首发,已到货。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不是父母的“复印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的生命旅程,必须靠自己独立行走,没有人能代替和包办。父母永远都只是引路人,引领孩子的成长,而非取代孩子的人生。孩子和我们一样,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未来。🔗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一次旅行,就是一次成长!//@长袜子田田: “关在家里的小孩更可怕”这句绝对同意!出门之后无非是忙乱与未知,但孩子从身体到精神都是舒展的。关在家里,不止是孩子疯了,恐怕妈妈先要疯了! //@人淡如菊-心的菩提: 推开家门即是教育的延伸!
    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总结的,带孩子出去旅游的N个理由,粑粑麻麻们也看看吧~~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应该成为必修课】很多挫折需要孩子去经历,很多问题需要孩子去解决,很多能力需要孩子去历练。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有一天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独自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并想办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爸爸和妈妈对待孩子的五个大不一样(转)】关于爸爸和妈妈的不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研究,经验也往往能说明一切。妈妈常会纠结于“你怎么能这样?!”但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如何发挥个人所长,才是育儿的大智慧。@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 总结的这几个方面,可供我们参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父母自我成长清单(转)】当我们做父母的无力去改变当下充斥着高压的教育体系时,为什么不试着改变自己,成长为更好的父母呢?在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日益增加的今天,为人父母应当帮助孩子不断减压,而不是加压。@蒋佩蓉 老师总结的这张清单,可以帮助父母迈出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对照一下,做到了多少?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性教育双双缺失的代价。补上这一课,已是刻不容缓。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付士山: //@老记生涯: //@雾满拦江: 有秘密要告诉妈妈,不替坏人保守秘密。把这条训则告诉给孩子吧,让孩子务须保持对父母的信任。这世道,孩子太容易受到伤害了!
    天啊,安徽潜山,一个女孩回家乡,带当地的孩子做游戏,提醒孩子们有秘密要告诉妈妈,不替坏人保守秘密。由此她破获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校长性侵案。警方证实,已核实的受害者多达9名,最小的年仅8岁。受侵害时,这些孩子最大的上四年级,最小的仅上一年级。而时间跨度,长达12年。🔗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发表了博文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人生一大步》 - 养育孩子,六岁前用心,六岁后省心;六岁前省心,六岁后操心。关键时刻,父母要给孩子最有智慧的爱和最高质量的陪伴。 六岁,是每一个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分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也曾是儿子,更是6个孩子的父亲。他曾说:“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儿童早期,父母对儿童的管理方式是日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他是怎么被父母养育成人,又是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的?请耐心看完,必定受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孩子的3个“7”年:在0—7岁,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途径是通过父母或者别的与他有接触的人;7—14岁,孩子仍然要依赖父母,更多地依赖于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14—21岁,孩子会向同龄人以及志同道合者或拥有达成目标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人寻求帮助,以确定和发展自我意识。——约翰.格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孩子的学习问题,解决之道大多在学习之外:一个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的人,在学习时就不会偷奸耍滑;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对学习就不会索然无味;一个愿意为自己负责的人,就不会把学习看成被动的任务;一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就不会在做作业时磨磨蹭蹭;一个生活习惯良好的人,学习习惯就不会太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在实践中教育儿童:在瑞典,2岁多的孩子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外,大都是植物及野果名称。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老师会带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几个星期再挖出来看看变化,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发表了博文 《面对孩子的自卑,我们该如何引导》 - 伊伊进入大班以来,幼小衔接的压力慢慢开始从周遭袭来。身边的同龄孩子开始报名参加拼音班、写字班、数学思维班、英语班等等,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也开始加码,双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发表了博文 《家长选报培训班的六大误区》 - 家长选报培训班的六大误区 ——如何选择培训班:攻略之三 一、认为所有孩子都要报培训班 1、家长的问题: 孩子成绩也不错,但是现在整个班级的孩子都在外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推荐给大家!//@家长会幼儿版: 关于儿童性教育,国内@胡萍 老师有一个系列的书:为父母写的书——《善解童贞》;为孩子写的书——《成长与性》;为教师写的书——《儿童性教育教师用书》
    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 《[转载]美国7岁孩子的性教育读物(图)》 -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 《[转载]美国7岁孩子的性教育读物(图)》 -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在教育观念上,总有人喜欢走极端:一提到给孩子快乐,就认为应该什么都不学,岂不知玩中学才会乐学;一提到无条件爱孩子,就认为应该百依百顺,岂不知有管教才是真爱;一提到让孩子自由成长,就认为应该放任自流,岂不知有规则才有自由;一提到培养独立性,就认为应该撒手不管,岂不知有引导才能自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早上在《东方早报》上看到一条报道—“10多万元学翻书听字 “赢在右脑”被指欺诈”,http://t.cn/zWmuLlX。这个暑期也看到不少以快速训练记忆力的培训班,貌似趋之若鹜。虽然对脑科学没有深入研究,但我总觉得这些培训班是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请家长们擦亮眼睛,别把孩子弄残了。@王人平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别以安全之名,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伦敦奥运会召开在即,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奥运会的段子,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奥运会,就是一群最应该去运动的人,在看最不需要运动的人... 🔗 网页链接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 http://t.cn/zOXAaic)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付小平V

    【看电影、悟教育】 推荐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几部经典电影:1、《我是山姆》;2、《死亡诗社》;3、《三傻大闹宝莱坞》;4、《童梦奇缘》;5、《放牛班的春天》。领略电影之魂、领悟教育之道!或许你已看过其中几部甚至全部,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再翻出来看看。(详见长微博) ...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