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张学良不亲送蒋介石,接下局势将如何?为何蒋未刻意灭杀张却终生监禁他?1936年张35岁,早名满华夏,也曾28岁杀杨宇霆、常荫槐之决断,不可谓不心硬。张送蒋有血性,既表一心抗日,也给蒋难轻易再回攘外先安内的困局。蒋张算旧派政治人物,蒋如常始终,张看似有孤惨,实命运之福。一人勇再无他人。展开全文
- 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二首)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为谁采芙蓉?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苏多情及“情僧”称号且不议,他诗语感真正好。另《古诗十九首》有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展开全文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廻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诗。
- 雍正乙巳十月初三申时,忽有虎突入齐化门,登城,人噪逐之。行至宣武门下西米巷,入年遐龄家就擒。遐龄,年羹尧之父也。其后羹尧以骄蹇败,赐死之地即虎就擒之地,此其先兆也。又年大将军赐第在宣武门右隅,其额书“邦家之光”。及年骄汰日甚,有识士过其第哂曰:“可改书败家之尤”。未几,年果偾事。
- 路翎写于42年的《饥饿的郭素娥》,有些惊心动魄,那是战争之外的这片老土地上的一群人的一些活着的和死了的人生。苦难的中国和苦难的中国人,多少年来总如野草般枯死野草般滋生。胡风42年6月给他写了序,说他刚过20岁。三四十年代怒潮滚荡、星火击闪,有多少死生相伴,令不满20的作家竟写得如此伟大。展开全文
- 老去年华只自惊,又逢嘉节向新城。春凌半夜寒犹重,月到中天色更清。上客风流连宿醉,游人歌调得新声。还思凤阙行时令,红彻朱栏万烛明。《上元夜作》司马光。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但今千载后,追咏太平功。《癸卯追感正月十五日事》王安石。
- 行东走西解行囊,只剩一付小心肠。浮华你大且大去,我愿无颜徒悲伤。五百年前身是客,原本飘零只他乡。可把咸泪酿烈酒,大笑直奔生死场。《或近乡情怯》(每年皆返乡,十余载实无太多游离感,也无恍然忽变,大概每年有这几时日与父母共聚而不生陌感。若当年出走,只功名而归,或另有天地。然孰是孰非?)展开全文
- 怪可医,俗不可医。涩可医,滑不可医。孙可之之文,卢玉川之诗,可云怪矣。樊宗师之记,王半山之歌,可云涩矣。然非余子所能及也。近时诗人,喜学白香山、苏玉局,几于十人而九然,吾见其俗耳,吾见其滑耳。非二公之失,不善学者之失也。抄自《江北诗话》。赞前四句之理,今世亦可用,于人于事皆可。
- "这不是群众运动,这是一个人用枪杆子运动群众!”我当时认为自已有壮举,郑重走向天安门广场行注目礼,然后走进棋盘街邮局,发出6、7封信。走到王府井药店买了四瓶敌敌畏,出发向东,到了苏联大使馆,量好距离一瓶一瓶喝。当时想法我以死来反抗文化革命的事会传遍全世界。醒来,我已躺在公安医院了。展开全文
- 我要写诗,我要写诗,诗就来了,是你忽视吗,是我忽视吗?没有,在最光明的分秒里,人们都投入时光的深渊,嘲笑吗,那一定是无力的,而人们却抓紧自己的姓名,其实暴雨与晴朗,都是数码本上的天气。特务是造物者,它从未在乎过,它只是在领导审查之际,流着泪想念童年的河流,河曾流过,它也笑哭过了。
- 八、九十年前沙滩附近有唤林盛居、海泉居、德胜斋等雅号的饭馆,其中”张先生豆腐”“马先生汤”不过老北大逸闻事了。时光或历史不必神秘,即便刘半农记忆里的”北大河“早已填平,北河沿也不复柳丝春摆,这历史也不算无常。有三两文字怀旧引及后人心生倾慕,任角楼旁之护城河不复荷香莲白,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