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戏迷知音的头像

戏迷知音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潘巧云 潘金莲和邹氏这仨娘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会乌龙绞柱[哈哈]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老录像采集·怀旧戏曲# 赵荣琛 于世文《汾河湾》,图像效果不好,为了修补,又重新采集了2次,还不满意,回头再重新调色采集看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同是新编戏,《海瑞罢官》和《屈原》有可比性吗?《海瑞》至少还是尊重了传统,有马连良等一些老艺术家托着,有李慕良作曲,吴晗编剧,演来还是京剧,而《屈原》,从编剧到演员,谁能与《海瑞罢官》时代的人物相比?不仅如此,屈原等新编戏是摒弃了传统,不伦不类,江青要看到这个,非得都给枪毙了不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各自观点不同,欣赏水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对演员的关注程度不同等,都没关系,讽刺玩笑也都无妨,如果说话离不开生殖器,整天骂街,那就没意思了,只能拉黑。有意见看法可以说,本来就是一个交流地方,道不同而不为谋,来去自由,没必要搞的那么紧张。我喜欢我行我素,别人怎么看跟我何干[哈哈]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袅晴丝Rain 阐述了一出新戏是否立住脚的个人观点:是否有其它演出团体搬演;是否有经典唱段流传;能否形成折子戏。我觉得在现条件下,可以简略为是否有经典唱段流传就足以,戏演完得让人记住,不能今演完明就忘了。戏展现的一种美,简朴的舞台美,优美的唱腔美,精彩的故事美,还有演员的表演美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今天的戏真不错,几位演员配合很默契,都卯着劲了,又都游离于戏中。与友人相聊时还在说,@刘桂娟 塑造的人物都很丰满,她能很自然的出入于舞台表演与自我之间,这很难得,扮相俊美占了优势,表演不造作,轻松 自然 大方更是难能可贵,演唱让人听着舒服悦耳,难得的好演员(感谢@LJQ-锜 拍摄照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重温老电影# 难得清闲,看了好几个资料,下午观看了苏德贵 王紫苓 张韵啸的《战宛城》,接着又欣赏着张瑞芳的老电影《大河奔流》(上集),这是一部与电视连续剧《黄河东流去》类似题材的影片,一直很喜爱,只是暂时还没找到《黄河东流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其实79一89的十年,艺术发展也不是一番风顺的,先后经历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等时期,真正红火是在85之后,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还被批判,但东方歌舞剧团,为人们送来清新的春风,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崛起,让人们看到希望,到88年各方面都达顶峰,89年之后很多方面又重新被禁箇,艺术也走向了媚俗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观摩了李新庚从艺60周年演出,很精彩,李新庚演唱《卖马耍锏》唐派的《斩韩信》韵味醇厚,特别是与李静合作的《游龙戏凤》更是相当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孙毓敏应邀演唱的中英日三语的《女起解》赵慧秋倾情演唱的《女起解》散板及梅派《西施》李开屏载歌载舞的《贵妃醉酒》将晚会不断推向高潮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老录像采集·怀旧戏曲# 李荣威林玉梅马少良《六号门》,这是早期制作的,曾试验性地在3、4个资料上加了标记,现在基本都替换了。我反对在视频中添加影响观看的私有标记,又不是谁家的东西,也没必要让人家记住是咱弄的。所以给出的视频我不做重新剪辑 重新采集,加标记等任何手脚,保持最原始的的影像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哈哈,这活宝谁的徒弟//@刘桂娟: 你们送的名字是叫“三胖”吗?叫“韩剧”杀头吗?[哈哈]
    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海燕”这个名字是中国选送的。虽然不宜拿生命开玩笑,但有些事冥冥之中还是难以说清楚的,所以我劝菲律宾不要再和这个五千年大国作对,还有日本也要认清形势,不要妄自嚣张,自掘坟墓!帮你们骂他俩了,借点粮好么?[泪]
    转发 1177评论 1387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天津供暖首日雾霾袭城,问题是暖气并不暖啊,问题是我们这一直是没几天解放区的天样啊[汗] //@唯恐天下不乱王-拉: 北京也有很多小区供暖了!比如@筱古 [挖鼻屎]我们小区好像7号才供 //@栀子dj: 天津都供暖了!温度比北京还高呢 //@grace啪啪: 中国梦
    【北京 北京!】“东北雾霾,孩子问是世界末日吗;长沙雾霾辣得呛眼睛;天津供暖首日雾霾袭城……”中国气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北京今日再遭重度污染,看图吧,小伙伴们,你们能看见啥吗?🔗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288评论 98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以前一直联系的香港老头,送过他不少东西,他也给我不多的几个东西,觉得他很不实在,就没再送他东西,通了几次电话就不了了之了,忽有一天,打错电话到我这,就说两句就挂了,后来我写了封信,表示问候,没音,又写了封信说了些最近整理的东西,人家可热情,又是电话书信礼物的,咱都不好意思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民国二十六年,姜铁麟等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兑换券(入场券),入场之前先领取具体座位号,换取后票根撕下,这张入场券是未损坏的完整版,难得的是经历浩劫,依然保存完好。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荒山泪//@王新宇Stanley: 想起一篇古文“苛政猛于虎”。//@LilyRachel闲逸生活: [衰] //@陈三丰: 张某北京人,月薪2000,全家三口寄宿在三环50平的父亲家里,父亲过时了,继承了房产,价值三百万,需要遗产税50万, 张某没钱,要卖房也无法转移登记,只好放弃继承,于是房产归国家所有
    展开全文
    【遗产税被曝80万起征 3000万遗产缴1034万】据草案,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和死亡前五年内发生赠与财产应征遗产税;缴清前,其遗产不得分割、交付遗赠,不得办理转移登记;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归国家所有;500万的遗产应纳税84万,1000万、3000万的遗产分别应纳税209万和1034万。via@南方日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41181评论 2338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N条微薄说戏曲#156:80年的纪裘演出引起轰动,这是文革后,传统戏的第一次大汇演,裘派弟子悉数到场。方荣翔以探皇陵而走红,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后后没几天,齐啸云又恢复演出了《牧虎关》,陈永玲以筱派风格演出的《贵妃醉酒》,又将演出市场推向高潮,这俩戏都很少见,且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在纪念李万春诞辰80周年时,河北音像出版了2套录像带,一盒是《武松》,另一盒是《古城会》《闹天宫》《平贵别窑》。非常有意思的是,《武松》这盒录像带,在武松回家见嫂后,就转到灵堂一场了,后接狮子楼,最后出了结尾字幕,再然后,又出来潘金莲调戏武松及武松别兄两场戏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必须先从领导官员校长们强奸少女幼女事件抓起,对拐卖残害奸淫妇女儿童的,不论是谁,一律极刑,才能保障她们的权益,才会减少因此而点燃蜡烛的次数 //@肯特微博: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每次看童芷苓先生的戏,总是一种震撼感觉,那么亲切,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一举一动都是戏,或刁钻,或天真,或威仪,或俏丽,或端庄,或哀怨,或凄凉,或委屈,在她的身上都能自如地体现,一人千面,不愧是大家风范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朝鲜对中国产食品信心下降】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多名对朝消息人士日前透露,朝鲜当局正在全面回收一些产自中国的问题食品,并且指定了几款禁止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美花说:「近年来,朝鲜民众越来越关注关于中国食品的负面报导,也意识到中国食品存在质量问题。」🔗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韩媒:朝鲜正在全境范围内回收中国产问题食品】受邀参加朝鲜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中国游客在平壤百货商店购买中国产商品后,发现有质量问题并掀起“退货潮”。此后,朝鲜当局召回包括平壤百货商店在内的多家商店售卖的产自中国的食品类商品,并将回收行动扩大到朝鲜全境。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听评书讲到古代很注重春节、上元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节日,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会为节日精心准备,或是花会,或是登高赏月,或是灯会,到处都充满着淳朴气息,听着都神往。如今的节都被商家搞的到处充满着铜臭味,再也找不到传统的味道,一个传统节日不在于花钱多少,在于重视的程度和浓郁分氛围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我看的第一出戏就是高玉倩 张春华 张云溪 沈金启 曹世才 叶盛长主演的《猎虎记》,至今难忘,这是一出与《三打祝家庄》类似的群戏,再想重睹当年艺术家的风采,已成梦想,幸亏当年录下了这出戏的录音,因为节省录音带,稍微做了剪辑,虽然可惜,但也算是难得了。(80年实况)🔗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当年王则昭先生在怀孕时,还一直演全本大戏,《失空斩》《四郎探母》《乌盆记》等等,唱《探母过关》,八个多月身孕,依然插令箭,带宝剑,翻跟头,丝毫不减戏,唱《乌盆记》,依然吊毛,翻跟头。现在很多老戏,都怎么省事怎么来了,即使标榜骨子老戏,也都删减了吧?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N条微薄说戏曲#121:86年9月,天津中国大戏院建院50周年时,厉慧良演了两天戏,第一天是全部《铁笼山》,他以优美的身段,繁重的技巧表现出了姜维智勇双全,又精通玄学的人物特色,特别是观星时,一脚踩椅,猛翻身腾空跃起,手不搬腿,迅速跳铁门坎的动作,干净利落,稳健优美,赢得满堂彩声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N条微薄说戏曲#61:改革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那时候有些戏未解禁,演员只能进行适当的重新创作,像杨乃彭就曾编演了《乌盆梦》,既保留了《乌盆记》的经典唱段,而童芷苓根据《大劈棺》改编的《庄周戏妻》,更是重新梳理,改变了传统风格,这应该是最成功的一个,那时虽然改戏,但不像现在胡改乱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N条微薄说戏曲#56:80版纪马的《龙凤呈祥》确实很难得,是目前所知的王和霖留下的唯一影像,且是赵燕侠唯一的正宫青衣影像,文革后演这戏也只这次。如没原演员罢演(很可能是某人挑唆)而临场换人,可能我们见到的就是另个阵容了。遗憾的是当初技术所限我没调整好口型,将来重做吧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重温一些老电影,我觉得最应该禁的,就是那些老电影,你看,地主老才强征农民的土地,资本家剥削人民,管匪勾结欺压人民,官府加租加税,土匪恶霸抢枪民女,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老百姓穷困潦倒,人被打死了,都无处伸冤.....万恶的旧社会啊,老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形态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戏迷知音

    《京剧》在一片骂声中播完了,这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戏曲的最差的一部记录片,差在策划者们并不懂戏,还想为自己镀金,在金钱至上的浮躁时代,没有什么好作品可言了。还记得《话说长江》那震撼的场面,还记得《望长城》中黄宗英那质朴靓丽的身影,老太太一身素装,满头白发徐徐道来,那感觉真好,至今难忘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