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郝铭鉴的头像

郝铭鉴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有朋友问:当做还是当作?我说,这得从作为说起。作为最初的意思是创制,后来引申作动词可指充当,作名词可指成就,作介词可引进人物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当作其实就是当作为,为字可以省略而已。作为不能写成做为,因历史上早已定形;当作自然也不宜写成当做。算作视作叫作等等亦应作如是观。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今晚在文化广场欣赏廖昌永独唱音乐会。歌词都是范曾的大作,以豪放见长;作曲是徐沛东等一批当代名家,出手不凡;尤其是廖昌永的唱,黃钟大吕,金声玉振,在全属的铿锵中透出豪情和柔情,让全场听得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唯一遗憾的便是字幕,不时露出一点破绽,你看这一段中,稼轩竟然错成了嫁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今天的报纸。同一条新闻,都是报道中纪委的会议,两家做了不同的标题。新民晚报:官员违纪违规将点名道姓曝光;羊城晚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纪违规。新民晚报准确、明确,一目了然;羊城晚报却明显存在歧义,可以理解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是一种违纪违规的行为。这类标题一再出现,似应引起报界关注。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外孙读了两年小学后,到日本插班读三年级。第一天怯生生地进校,没想到校长邀他到办公室做客,还让他在全校说一句中国话。外孙说的是你们好,解释说这是中国的阿里阿多。当天不少同学冲他说你们好。一个陌生的环境,变得亲切起来。当天回家他得意地说,我成了全校名人了。我很欣赏这位校长的办学艺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读《新闻晨报》,见到钱文忠先生的意见。赞成。关于鸡枞菌的失误,《咬文嚼字》第一时间便已掌握,但并没有马上披露。这除了因为论证需要时间外,更重要的是想为观众赞美这个节目留下足够的时间。我们并不想做一个搅局者,更不会因一个差错便否定整个节目的意义。做文化节目难,开展文化批评何尝不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读到报上的文章,才知道于光远先生走了。这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名字。他是高官,又是大学问家,但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嚼字》初创时期,他是一位自发来稿者!有时前一篇还没刊出,后一篇又到了,嚼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我曾到他府上拜访,他谈的是给孙女编写识字课本的趣事,那可爱的样子仍在眼前。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刚看完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小选手的表现可圏可点。有一道题目是眄视,主持人只提示了一句斜着眼睛看,小选手写的是乜视。乜也有斜着眼睛看的意思,乜斜就是一个现成的词;而乜的读音(mie)又和眄(mian)很相近,如果主持人强调一下眄既可读第三声又可读第四声,这位小选手或许是写得出的。可惜。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某语文刊物,也把失之偏颇误为有失偏颇,让人有点遗憾。这两种用法,可以从结构上详加辨析,但不如作一种简单的概括:凡用"有失",后面跟的都是积极的词语,为失去某种好东西而表示遗憾,如有失庄重,有失公允;凡用"失之",后面跟的都是负面的词语,为造成失误分析原因,如失之草率,失之偏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破镜重圆见于唐孟棨《本事诗》,主人公是南朝陈乐昌公主。陈亡后公主夫妇离散,但他们凭各自藏着的半面铜镜重聚。后来破镜重圆便专用来比喻失散或离异的夫妻重新团圆。但近年来似乎情况有变,媒体在报道马俊仁王军霞、朱志根孙扬师徒矛盾时,也屡屡用上了这条成语。这到底是用词不当,还是词义扩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十动然拒一一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人艰不拆一一人生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其实已走上囧途,既没有吐槽、卖萌的创造力,也没有白骨精、蛋白质的幽默感,纯粹是生拼硬凑,无趣而且无聊。没想到某些报纸竟青睐有加,到处搜寻并详加解释。看来,媒体还应増强判断能力和提高过滤意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刚收到一封信,是一位老人写来的。毎一个字都在颤抖,写得十分艰难。他只是想问一句:"醎酸而已"中的"醎"是个什么字,他查了五本辞书也没查到。我很想给他回封信,告诉他醎就是鹹,简化字的写法是咸,指我们熟悉的盐的味道。但他留下的地址字迹模糊,我只能看出郑州市和3号院。哪位能指点一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由会见和会晤的区别,想到了有人问过的接见和会见的区别。这两个词同样是见,但相见者的级别不同。凡用接见者,总是级别髙的官员接见级别低的,比如新闻中经常见到的,某国家元首接见外国大使;而凡是称会见,意在强调两者的级别是对等的,比如今天报上的习近平会见吴伯雄,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见面。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咬文嚼字》创刊不久,就曾谈到过蚯蚓现象。一条蚯蚓切成两段,两段都能成活;报纸上的一条标题分成两行排列,两行文字犹如切断的蚯蚓一样,有时都能独立表意。一旦发生这种现象,难免会造成歧义。且看《咬文嚼字》刊登的一条实例:教师奸淫猥亵,学生被判死刑,你说荒唐不荒唐!报纸编辑不能不慎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南朝陈驸马徐德言和妻子乐昌公主,因国亡各奔东西,后又凭半面铜镜团圆,后世便以破镜重圆来指称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聚。但多次看到新的用法:当年某报载文"祝愿马俊仁和王军霞早日破镜重圆",昨日某报又质疑孙杨师徒"聚光灯下的和谐,是真正的破镜重圓吗?"能否接受这样的用法?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羊城晩报的文化大家重估系列今天推出第6期。这一期重估的对象是南怀瑾,评语之尖锐出乎意料。南被说成文言阅读能力连现在的初中生都不如,是打扮成国学大师的江湖术士,甚至"根本就是个骗子"。南的代表作《论语别裁》错误万出,差错已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有的内容近于信口胡说。真想找一本来读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系字读细还是读记?今天电视新闻谈朝鲜半岛形势,用到了这句话,主持人读的是记,还特地读了重音。其实,记是口语读音,只用于生活性动作,如系鞋带、系红领巾、系蝴蝶结、系缆索之类。解铃系铃是禅宗故事,系铃的系义为悬挂,所谓系铃即在老虎颈上挂铃,理应读细而不是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放天灯是台湾的祈福民俗活动。天灯即孔明灯,放前将心愿写于灯上,然后点燃灯脚的含油材料,通过热气将灯送上天空。上海世搏会期间,台湾馆曾放天灯,但媒体说成了点天灯。殊不知,点天灯是一种酷刑,"系用布帛将人束住,渍油使透,倒绑杆上",像蜡烛一样燃烧。林志玲与你一起点天灯,你说怕人不怕?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网友老丿说,他们当年寝室里有一句名言:难以费解。下面这句宣传语,和难以费解堪称绝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十八大党章中有一句:"按照国家的规定退、离休。"句中的顿号似不宜用。退离休以及中小学生、父母亲、演职员、大小雁塔、指战员等等,有人称集合词,有人称并列式简称,我称之为并列词语的缩略形式。它的并列成分之间是不能加顿号的,因为口语中几乎没有停顿,而加了顿号便成了退和离休的并列,不通。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夜读札记:赵丹是1980年过世的。赵青在《我和爹爹赵丹》一书中说,赵丹生前留言:"骨灰,一半埋葬在日本聂耳墓旁,另一半撒在柳州柑橘树下。"但这事碰到了难处,骨灰只能暂存在八宝山。1983年春,黃宗英和赵青一起去取骨灰盒,谁知遍寻不着,原来被移放到了旮旯处。赵丹的名字,也被随便写成了赵舟。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一位老师曾问我:"奶奶和颜悦色地说"能否改为"奶奶露出和颜悦色地说"?一位同事曾把"张先生西装革履登台",改成了"张先生穿着西装革履登台"。今天报上有郁钧剑赵本山在政协会上"唇枪舌剑之战"引发争议的报道,"唇枪舌剑"后再加"之战"。这样的表达有问题吗?是不厌其烦还是画蛇添足?请教。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两会正在召开,朋友问国是与国事的区别。我的理解是:都指国家大事,但同中有异。一是词义上国是比国事单一,国是专指国策,指方针大计,国事可泛指国家事务;二是色彩上国是比国事庄重,共商国是总是见于两会报道,莫谈国事则可贴于旧时茶馆;三是国是用于一国之内,国事可用于国家之间,如国事访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如果说文身和纹身是一对异形词,那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应该首选文身。第一,因为文身是一个古老的词,古代典籍中有大量被发文身之类用例,不宜割断历史;第二,从构词理据来说,文身是动宾结构,用具有动词义的文更为合理;第三,权威的工具书如辞海、汉语大词典、现规等都只收文身,现汉也以文身为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语言学界多长寿学者。周有光先生108岁,张斌先生名列第二,已过94岁。今天给张先生拜年时,问他在忙些什么,没想到他语出惊人:今年还要给研究生上课。祝张先生在生命的高峰上不断攀登,在学术的跑道上继续领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乌纱帽是古代的官帽。它可以泛指官职,如不怕丢掉乌纱帽。但某刊说郑板桥头戴 乌纱帽,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咬文嚼字》载文称,乌纱帽源于晋,定于隋,盛于唐。宋赵匡胤为防止朝臣议事时交头接耳,在两边加了趐翼。但随着明的灭亡,鸟纱帽也淡出历史。郑板桥是清朝的官员,他的头上戴的是顶子。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新华毎日电讯刊《池鱼原来不是鱼》一文,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鱼,不是鱼而是人。他是个守城门的,名字叫池鱼,因城门失火因公殉职。其实这是一种旧说。太平广记卷四:"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用旧说来颠覆人们的成语知识,只会起到添乱的作用。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说文》中收有囧字 。隶变后楷书写作囧,它和冏本是两个字,但也有写作冏的。《篇海类编 •人事类•囗部》:"囧,或作冏。"冏冏,《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同烱烱。"《汉字源流字典》:"由于冏作了偏旁,其义便另加义符写作烱来表示,如今简化作炯。"眼看140字又用完了,不想再说下去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淮海路上的青铜雕塑《打电话的少女》,被称作城市十大雕塑之一。2000年被盗,四年后才破案。今天解放日报上有篇《归去来兮的"打电话的少女"》,反咉的便是警方破䅁、少女归来的过程。可归去来兮是回来吗?不是,是回去!"来"是一个语助词,不是来去的来。章太言在《新方言》中有详细解释。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淮海路上的青铜雕塑《打电话的少女》,被称作城市十大雕塑之一。2000年被盗,四年后才破案。今天解放日报上有篇《归去来兮的"打电话的少女"》,反咉的便是警方破䅁、少女归来的过程。可归去来兮是回来吗?不是,是回去!"来"是一个语助词,不是来去的来。章太言在《新方言》中有详细解释。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郝铭鉴

    《丰乳肥臀》是莫言一部长篇的名字。当年他曾作过辩解:丰乳代表母亲,肥臀代表大地。但围绕这个名字的争论始终没有平息。我曾见过一个书摊的广告:《丰乳肥臀》到货。最近又听到一读者问书店一女店员:有《丰乳肥臀》吗?不知莫言现在怎么看这个书名。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