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声的革命》特别强调了全国统一的高考招生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有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开放性,书评人对这两个关键点并没有给予注意,也使他对于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革命”震撼,仍然难以置信。【吴肃然:“革命”真的发生了么?】《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 网页链接
- 【【暑期读书汇 周保松:我的日常阅读】最近读过的好书或好文章? @周保松 答: G.A.Cohen, Finding Oneself in the Other; John Tomasi, Free Market Fairness; 蕭高彥,《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陳冠中,《裸命》;朱嘉明,《中國改革的歧路》。🔗 网页链接展开全文
- @周保松 兄在政法大学解读《正义论》原典,三个半小时只读了短短几页,想一日看尽长安花确实不容易。他说这是第一次在大陆讲罗尔斯。看家学问,意义不寻常。讲的过瘾,听的也入神,忘倦。@卫纯swordway
- “柏林错了”,“柏林又错了”……期待新书吧 //@周保松: 我也很開心。//@灵子bj: 终于回到家。好久没有这么密集地听讲,下午听刘擎与周濂对谈“中国有多特殊”,陈冠中与周保松谈“我这一代香港人”,晚上是三小时关于柏林的精彩讨论,结束时保松老师在讲台上恋恋不舍
在人大教二,听@周保松 老师讲以赛亚•柏林讲自由的两种概念。许久没坐回人大教室,怀旧又兴奋。 - 翻看旧照,才发现我和老灰合影极少,这一张还是去年五月拜访中文大学时,@周保松 兄所摄。对于身边的朋友,我们往往是相忘于江湖。在一封陈年旧电邮中,老灰说,“近日身体不适,苦不堪言,周末踏青,只能取消”。今天早上送他去十三陵景仰园,其实是我和他头一回踏青郊游。
- “他们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创伤 / 他们说你总能把它忘得精光 / 但是这些年来的笑容和泪痕 / 却仍使我心痛像刀割一样。” “鸟儿歌唱,无产者歌唱,但党却不歌唱。”——奥威尔《一九八四》 @婆罗星 @北大培文丁超
- 阿左林又译阿索林,西班牙文学史上“一八九八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小品,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西班牙的风光、风俗,如诗如画,耐人寻味。戴望舒的译文神形兼备,与原作旗鼓相当,曾获周作人、唐弢、傅雷的欣赏,影响了何其芳、师陀、汪曾祺的写作。《塞万提斯的未婚妻》,三联书店2013年3月新刊
- 三联书店颁发年度好书奖,六种,王汎森《傅斯年》,高居翰等《不朽的林泉》,北岛等《暴风雨的记忆》,王军《拾年》,钱宁《新论语》,吴敬琏马国川《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我看好书也就占一半吧,看客莫当真。三联的好书得看这里🔗 网页链接 @婆罗星
- “现在的学校,课题制把人分成两种,一种人是学术老板,一种人是学术打工仔,跟社会上一模一样。呼奴使婢,我不喜欢;摧眉折腰,我也不喜欢,怎么办?在这个资本运作压倒一切、写作变成团队行为的时代,个人学术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我说还是有一点吧。反正我是坚持写我自己的东西。”李零,下午在三联
- 第一篇书评出街,@婆罗星 “导读《周易》此书靠谱”,《北青报》2013/01/11 “有些书,着迷的人很多,认真读的人却少,读通、读懂的更加稀罕,《周易》就是这么一本古老的书……”🔗 网页链接
- 培文的新书《纸》,装帧精美无匹。特别是对传统造纸术和古今各种印刷方法,有逐道工序的手绘图,上百幅之多,既是工具书,又是艺术品!翻看此书,心情大好 @培文图书 @北大培文丁超
- 罕见毛边书。《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周易决大事,毛边未有期。海内三十册,请君藏其一。”@林道群 @敬惜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