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的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一个人成为中产阶级的标志,就是他越来越主流,却又自称边缘。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有感。自由主义者的怀旧有时候也是一种特权,不如承认自己的理论无法回应更当下的、在场的复杂状况,而有钱有权的自由主义者撤离战场,美其名曰这场仗我已打完,时代下沉末世无可挽救,没钱没权的自由主义者一边愤怒于时局,一边亦没有家境、资本生活在欧洲世界,于是只能在流亡心态中早早衰老,成为事实上的缺席者。大象当然是大的那个问题,但自由主义者若要重获生命能量,就不能离开战场,不能回避TA信奉的原有理论的脆弱一面,否则这种怀旧只是一种虚幻的自我迷恋。与此同时,这种怀旧/美化上一世代既得利益者群体的行为也存在于左翼,存在于社会主义者。我觉得怀旧诚然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绪,包括我自己也会怀旧,但在思考怀旧背后的问题后,重要的恐怕还是在场,去坚定和耐心地做你信仰的事,哪怕在某一阶段经受冷漠和质疑。人的生命感,是在行动中发现。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插句题外话,李在明那个直播视频(说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真的好像李诞直播的时候开老年特效。以及刷大家讨论,看到很多人说韩国在自导自演一个笑话,韩国政变如儿戏云云。我倒是觉得,仅仅就这场事件而言,它是尹锡悦个人的笑话,却彰显了韩国国会议员、新闻记者、在场反对戒严令的民众在关键时刻的决断、行动力和勇气。试想一下,一个被逼急了的政治投机者突然拿国家命运做赌注,有可能将社会推向深渊,在这时,短短两个小时内,执政党和在野党双方议员迅速达成共识,捍卫共同的底线,民众也冒着生命危险,在现场帮助他们。无论观望者说投机也好、作秀也好,这是实实在在冒着生命危险的,过问你自己,如果明确知道现场可能有特种兵,有枪,你敢不敢这么做。所以,我不觉得他们这是可笑的事情,他们在两个小时内的高效、勇敢与行动力,暂时向世人彰显了民主化进程所取得的政治遗产,仍是朝野共识,仍是民众共同捍卫的东西,因为它是先辈用一代一代人的抗争换来的。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小红书,中国人自己的身份政治。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再见爱人》,中国版《思想验证区域》。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当你勇敢地走进外面的世界,会有其他勇敢的人跟你相遇,最难穿越的不是任何一个远方,而是自己内心对于远方的恐惧。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可能自己不是抑郁,只是经常失落,能正常工作,但不由自主地失落,一周能有一两天开心就很好了。一种医学上可能无法鉴定的症状。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一个随想。项飙可能比批评他的人想的更明白,因为他在德国做研究,他站在一个很有自由度的坐标,来回望自己的国家。如果在中国做研究,以他的声望,很可能要面临跟权力中心往来的蝇营狗苟。他是一个很知道自身边界,具有现实感的人,他的理论和观点可供商榷之处不少,但他至少还是以一个独立的学人存在,而不是拉帮结派搞另一个权力中心。项飙确实已经给出了方法,他都用他的行动轨迹说明了,只不过这无法对真正的普通青年说,因为太刺耳,他不能说天赋与能力的天堑,不能说构成松弛感与「何者可说,何者不可说」差异背后的原因。于是只能诉诸于温柔的疗愈、仁波切般的关照。项飙在自身专业的能力是一流的,不过他更被人热议的还是他在公共场上的对话。在这方面,比起「公共知识分子」,他更像是一位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灵导师」。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宗城的小黑屋

    现在北京的状况,是为全国做了一次开卷,今年2月,香港已经做了,香港的疫情表现,基本上是全国最准确、清晰也最值得参考的案例了,香港的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很重要,保护社会基本秩序,尤其是医疗系统稳定很重要。防疫的重点已经不是控制感染人数,而是减少重症和死亡人数,避免医疗挤兑的发生,保证城市基本秩序的稳定,同时跟身边人宣传科学常识,不轻敌,不恐慌,不再去幻想清零。如果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清零,那说明人类的能力就是办不到。所以因为“放开”引起的感染就美化“清零”也是自欺欺人。第一,根本不可能“清零”,问题不在于“放开”,而是在于你是“一刀切放开”还是逐步放开。第二,“放开”的真正商榷之处在于时间点。今年三—五月,上海春季封控那次,本该是最佳放开点。当时如果政府推行全民接种疫苗,又到了春夏交接,阶梯式放开,因新冠而重症、死亡的人数会减少很多。但时间已经错过,大半年浪费在封城、防疫加码上,因此发生的悲剧不计其数,幻想回到那时候,不过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冬季放开,是因为地方上财政枯竭了,撑不住了,所以也不用幻想是民意逼着政府放开,奥密克戎出现后,民意都持续一年了,如果是民意,夏天早就放开了,我想关键还是政府自己撑不下去“清零”,民意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新冠不是感冒,有些人得了会很难受。但新冠也不是魔鬼,国内因新冠致死率,数字有据可查,重要的仍然是保护好老人和孩子,普及常识:连花清瘟没用,可以适当购买N95口罩、布洛芬、常备感冒药、及时接种疫苗。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的老年感染者,如果一针疫苗都没打,病死率差不多达到15%;只要他们肯打一针,病死率降到7.2%;打了两针,病死率降到3.7%;如果打了三针,降到1.6%;如果四针,降到1%。”所以,现在是民间被迫自救、邻人互助和呼吁全民有序接种疫苗的时候,而不是冷嘲热讽,幻想回到“动态清零”的时候。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病毒共存的历史,幻想存活在一个无病毒的世界,本质上是幻想为了绝对的安全,自己的生活可以全面被接管,自己能永远活在一个温室的泡泡糖里。代价就是你失去自由和私人生活,你的全部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老大哥”为你设计的生活。但说到底,其实无论是“一刀切清零”还是“一刀切放开”,都不是老百姓自己选的,老百姓都是承受者,最后能救你自己的,不是你所幻想的保护了你三年的老大哥,而是你自己、你的爱人、你最亲切的朋友、那一个个小共同体,你能真实感受到的善良的互助的“社会中的社会”。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