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 被微博屏蔽
- 被微博屏蔽当你勇敢地走进外面的世界,会有其他勇敢的人跟你相遇,最难穿越的不是任何一个远方,而是自己内心对于远方的恐惧。
- 被微博屏蔽可能自己不是抑郁,只是经常失落,能正常工作,但不由自主地失落,一周能有一两天开心就很好了。一种医学上可能无法鉴定的症状。
- 被微博屏蔽一个随想。项飙可能比批评他的人想的更明白,因为他在德国做研究,他站在一个很有自由度的坐标,来回望自己的国家。如果在中国做研究,以他的声望,很可能要面临跟权力中心往来的蝇营狗苟。他是一个很知道自身边界,具有现实感的人,他的理论和观点可供商榷之处不少,但他至少还是以一个独立的学人存在,而不是拉帮结派搞另一个权力中心。项飙确实已经给出了方法,他都用他的行动轨迹说明了,只不过这无法对真正的普通青年说,因为太刺耳,他不能说天赋与能力的天堑,不能说构成松弛感与「何者可说,何者不可说」差异背后的原因。于是只能诉诸于温柔的疗愈、仁波切般的关照。项飙在自身专业的能力是一流的,不过他更被人热议的还是他在公共场上的对话。在这方面,比起「公共知识分子」,他更像是一位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灵导师」。收起展开全文
- 被微博屏蔽现在北京的状况,是为全国做了一次开卷,今年2月,香港已经做了,香港的疫情表现,基本上是全国最准确、清晰也最值得参考的案例了,香港的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很重要,保护社会基本秩序,尤其是医疗系统稳定很重要。防疫的重点已经不是控制感染人数,而是减少重症和死亡人数,避免医疗挤兑的发生,保证城市基本秩序的稳定,同时跟身边人宣传科学常识,不轻敌,不恐慌,不再去幻想清零。如果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清零,那说明人类的能力就是办不到。所以因为“放开”引起的感染就美化“清零”也是自欺欺人。第一,根本不可能“清零”,问题不在于“放开”,而是在于你是“一刀切放开”还是逐步放开。第二,“放开”的真正商榷之处在于时间点。今年三—五月,上海春季封控那次,本该是最佳放开点。当时如果政府推行全民接种疫苗,又到了春夏交接,阶梯式放开,因新冠而重症、死亡的人数会减少很多。但时间已经错过,大半年浪费在封城、防疫加码上,因此发生的悲剧不计其数,幻想回到那时候,不过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冬季放开,是因为地方上财政枯竭了,撑不住了,所以也不用幻想是民意逼着政府放开,奥密克戎出现后,民意都持续一年了,如果是民意,夏天早就放开了,我想关键还是政府自己撑不下去“清零”,民意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新冠不是感冒,有些人得了会很难受。但新冠也不是魔鬼,国内因新冠致死率,数字有据可查,重要的仍然是保护好老人和孩子,普及常识:连花清瘟没用,可以适当购买N95口罩、布洛芬、常备感冒药、及时接种疫苗。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的老年感染者,如果一针疫苗都没打,病死率差不多达到15%;只要他们肯打一针,病死率降到7.2%;打了两针,病死率降到3.7%;如果打了三针,降到1.6%;如果四针,降到1%。”所以,现在是民间被迫自救、邻人互助和呼吁全民有序接种疫苗的时候,而不是冷嘲热讽,幻想回到“动态清零”的时候。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病毒共存的历史,幻想存活在一个无病毒的世界,本质上是幻想为了绝对的安全,自己的生活可以全面被接管,自己能永远活在一个温室的泡泡糖里。代价就是你失去自由和私人生活,你的全部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老大哥”为你设计的生活。但说到底,其实无论是“一刀切清零”还是“一刀切放开”,都不是老百姓自己选的,老百姓都是承受者,最后能救你自己的,不是你所幻想的保护了你三年的老大哥,而是你自己、你的爱人、你最亲切的朋友、那一个个小共同体,你能真实感受到的善良的互助的“社会中的社会”。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