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杨晓光老师,当年,为我们平遥摄影节大师班友情客串翻译,共度中秋的过往,还历历在目。
找到了一组很有意思的照片,2002年平遥摄影节,我和高波的一起组织的“新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对话。那一年的“中国新摄影大展”在平遥引起轰动,老外趋之若鹜,这让传统的纪实摄影师们很不是滋味。这场“首次对话”不敢说是否有时代意义,但至少当时是你来我往,争论激烈的时候差点动手。(摄影:王勇)
- @人民摄影 6月19日摄影报道都市时报张悦拍摄的《37度的母爱》,作者是曾经的背奶妈妈,让她更容易进入被拍摄者的内心,好最大的愿望是利用媒体让更多 的公众关注这一群体,从而推动面积不足10平米的哺乳室更多地建立。@快拍快拍网 @傅拥军
- //@张海龙微博: 曾璜老师所言极是。我们有很多误译。然后影响深远。//@曾璜: "视觉冲击力"源自visual impact"一词,字面译无错,但意思出入很大。"感染力"更准确, //@陈志强V
大河报下周将隆重推出大河《拍吧》图片版,拿起你手中的相机、手机,只要是生活中遇到好玩的事,您都可以拍下来,本报不惜版面将成为你作品的另一个展览馆,一经采用,即奉上丰厚稿酬。今天《拍吧》成立了!让我们一杯啤酒、一台相机、一张照片来聊摄影吧!@大河报 @洋腔腔 @十秒钟汤姆 @天上红颜
- 今日出版的@人民摄影 纪实佳作刊登华商报陈团结的《“丐乡”十年之变》(编辑崔维),讲述2003年至2013年甘肃岷县的生活与变化。齐洁爽文:十年磨一剑,无论什么题材,当有意积蓄力量进行10年的对比拍摄,都是劲道十足的。@好摄李杰 @摄影陈团结 @长安国良
- 近期开了栏目"靳宏伟说收藏",连续介绍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和观念,请关注。 //@曾璜: 《人民摄影》应当仁不让//@人民摄影报李涛: 需培育图片收藏市场,收藏观念,收藏意识,重学术研究、交流,博物馆才能发挥功效,避免展展作品、摆些相机的单一功能。
中国还没有摄影博物馆,但中国会有摄影博物馆,全国将出现100家以上的摄影收藏机构,收藏几十万张的影像艺术品!一个规模几十亿的市场!详见“清末老照片收藏的春天” 🔗 网页链接 第44期#快拍抢书读#《焦点2012》:@视觉中国 出品 推荐语:一本由专业摄影师拍摄,汇集2012年度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娱乐诸多事件的视觉图集,让您真正感受到报道摄影的艺术魅力!跟帖回答2012年度你最关注的国内外大事件,就有机会免费获取!截止27日晚22时 @柴继军 @傅拥军 🔗 网页链接
《回望故乡》即将消失的那扇门----出版了!湖北著名摄影记者、摄影家杨发维的新摄影图集近期由湖北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本书记录了当下中国乡村那一扇扇紧闭的大门所透出的人间悲欢,展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悄悄发生的变化,您不妨一度。@中国摄影报 @人民摄影 @人民摄影报李涛 @嘉禾治平 展开全文
前《NEWSWEEK》中文版执行主编@陈序 先生这篇关于传统媒体覆灭的文章是目前为止看到最有血有泪,有深入剖析的:“提醒所有仍把新媒体仅仅视为产品线延伸、分销渠道拓展、品牌营销策略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不是二奶,而是未来的你回到现在来救你。”图片为我所加,是时候把那个开关打上去了!@李晖细细
- 出差归来,收到潘科老师寄来的图书「底片」。感谢!@王征L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