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的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有同学对《刑法学教义(总论)》一书提问:“取书名叫“教义”是什么意思?与教义刑法学有什么关联?同张明楷、黎宏老师的刑法学相比有何特色?”考虑到这也是很多同学疑惑的点,于是我们特别请教了书的作者林亚刚老师,并贴上了林老师的答疑信与同学们分享。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钩沉#哈特的实证主义是最明白法律作为一种制度之局限性的法学。在哈特看来,自由的价值就是在承认现实制度之缺陷和时代背景之局限的情境下作出选择的努力。正是依赖这种既有制度之下的约束和抗争,才使人类制度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谌洪果老师也在做他的选择,有牺牲的信仰是真信仰。小编致敬!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钩沉#实证法学的理论关怀是世俗的、人间的;哈特在内心深处的情怀越热烈,他表现出来的就越是冷静的思考。这种将理性的哲学家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法律人态度结合起来的做法,可谓法律实证主义的根本气质。 ——谌洪果老师在他的著作《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一种思想关系的角度》中如此推荐。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2013十大法治图书榜榜评# 高鸿钧教授等人的《英美法原论》是2013年值得阅读的一部较厚的著作。这是一部可以代表当代中国学界之英美法研究的著作......假使我们没有占有西方法的原始材料,又对其法律实践不够熟悉,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误读。这部书的作者们,就想避免进入此类误区🔗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转发赠书#第23期,本期赠书为范忠信等著《情理法与中国人》五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关键之一就在于拥有特殊的法观念,这几乎成为中国特有的 “文化基因”。本书还被香港商务印书馆引入版权,目前已出繁体版。成为粉丝并转发就有机会获得。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回复@义乌陈超: 有皮艺军老师的《越轨》,探讨死刑的《为何你与绝望相抗争》,奥斯丁著、刘星翻译的《法理学的范围》等等 //@义乌陈超: 今年还会有哪些重量级法学著作会出版啊?给点期待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陈瑞华老师的《看得见的正义》同样经典。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同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为同一系列,本书十年前即成为当当网五星级法律图书,公认法学经典;十年间,屡登各大法学院必读书目,因无再版,求购者无数;十年后,内容全面增订,上市一月即重印,稳居法律类图书排行榜前列。亚马逊🔗 网页链接 京东🔗 网页链接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据说“书腰小王子”梁文道某天又看到有本书的书腰上写有自己的名字,打电话到该书的出版社质问,接电话的编辑悠悠地回了句:“难道天底下就一个人叫梁文道吗?”所以,没准这段话确实是汤因比说的,中国姓汤的人还是挺多//@尊儒者吴钩: 汤因比要是说过这段话,我就将手里这个苹果机吃了。
    【转】一个王朝的最后,几乎都是内部溃烂不堪,外部敌人横扫天下几成举手之劳。比如明末溃烂到崇祯皇帝撞钟紧急召会,大臣们绝大部分居然不予理睬,李自成捣烂大半个中国,一旦清军入关便势如破竹,清国根本没想到那么快可得天下。所以外部敌人的最大作用,不过是自己还没断气时的最后一击。——汤因比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凌斌老师新书《法治的中国道路》出版,中午一起吃饭,偶遇强世功老师,席间聊起法学院案例教学、小班讨论的模式,强世功老师的法理学、葛云松的民法学、车浩的刑法学,都是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据说学生上这几门课每次要写几千甚至上万字的案例报告,虽然任务繁重很痛苦,但一个学期下来收获还是不小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微律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体会,总结了“律师职业的利与弊”,供打算(或不打算)做律师的法学院学生,以及已经做律师的童鞋参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